根据学生特点“定制”备课笔记
18岁进入南大数学系,23岁成为南大数学系的一名老师。苏维宜在本科教学一线和高等数学打了53年的交道。这一次得到“南京大学教学终身成就奖”,并获得20万奖金,苏维宜老师有些激动,“奖金该怎么花,我真没想好。我觉得自己没有做什么事情,我做的都是该做的。”
南大教务处主任邵进告诉记者,南大从2013年起开始颁发“南京大学终身成就奖”,每年评选出1—2名教师/教师团队获奖,奖金20万元/人(或团队)。获奖的老师,都在学生中有着极好的人缘。
在苏老师看来,一个受学生喜欢和爱戴的好老师,首先应该是一个“正直”的老师,要对自己的职责保持清醒的认识,认真对待课堂上的50分钟,竭尽全力为学生上好每一堂课。“给本科生上课时,我都会花上一到两个小时重新备课,根据学生特点更换、补充例子。”苏维宜告诉记者,想要教好数学,首先自己就得热爱数学。“我从小就爱数学,也爱教育,从1998年开始,我就应学校要求到匡亚明学院的前身——基础学科教学强化部任教,一直到2013年的寒假,我一直在匡亚明学院上课,尽心尽力也很兴奋。”
苏老师说,“遇到好学生,是一个老师最大的幸运,我认为自己太幸运了,这一生当中碰到的都是好学生!”而在学生心里,能遇到苏老师这样和蔼可亲、认真负责的好老师才是最大的幸运,因此大家都亲切地称呼苏老师为“苏奶奶”。
认真的“苏奶奶”对待自己的课堂十分较真,一位学生回忆,有一次因为天气不好,很多坐着班车到校的老师都被堵在了长江大桥上。但“苏奶奶”是个例外,她早早的开着车出了门,准点到校开始上课。
“好学、坚毅、谦逊一直是我认为的南大人的品质,对于青年学生,尤其是刚入大学新生而言,我特别想强调‘好学!苏老师劝谏青年学生,重视培养自己的创新创造精神,开阔眼界,增强事业心,“只要有事业心,他的境界就自然而然提高了。”
77岁的苏维宜依然戴着咖啡色墨镜,烫着精致的烫发,别着鲜艳的红色发卡,一直保持着年轻人一般的活力。谈及“青春秘诀”,苏老师笑容洋溢:“因为我喜欢年轻人,经常跟年轻人在一起。”
如今,苏老师教过的学生大都走上了工作岗位,很多还成了和她一样的教师。苏老师现在最喜欢做的事情就是和这些弟子聚一聚,聊聊最新的时事热点、科研成果。退休后的苏老师,虽然没有了教学、科研任务,却因为惯性“根本停不下来”,就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苏老师刚完成了自己著作的英文翻译,正在准备各类学术杂志的论文约稿。“我觉得自己的工作还没有做完,还有可以改进的地方,比如现在匡亚明学院理科强化部用的一套教材,里面的《高等数学》,已经用了有十年了,有很多地方需要修改。如果有下辈子,我还选择做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