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溪市人民医院主治医师陈斌曾对媒体表示,玉溪民间有食用草乌进补的饮食习惯,但因此而中毒的人年年都有。乌头是常见的中草药,北乌头干燥的块根被称为草乌,具有抗炎、免疫抑制、麻醉止痛、降血压等作用,临床上主要适用于头痛、关节痛等症状。草乌等乌头类药物的主要毒性成分包括乌头碱、次乌头碱、新乌头碱。这些成分经炮制或久煎1小时以上,可水解,毒性降低,但过量食用时,仍可致中毒。口服纯乌头碱0.2mg即可中毒,3—5mg可致死。云南玉溪市红塔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主管医师师艾丽等人2011年在《现代预防医学》期刊上发表的论文《浅析玉溪市近年来草乌中毒事件》称,玉溪市民间将草乌作为冬季“补品”,是片面突出了草乌的疗效,忽略了乌头碱的剧毒,极为危险。玉溪市患者草乌中毒的原因有三种:一是煎煮时间太短,乌头碱分解不彻底,未完全水解为毒性较弱的苯酰乌头原碱和乙酸;二是,加工后的乌头碱已水解较完全,但水解后的苯酰乌头原碱和乌头原碱仍具有毒性,用药过量也会导致中毒,三是个体差异。体质不同导致耐药能力不一样。
2014年,由于产品中含有草乌,云南白药修改药品说明书,增加配方含草乌成分等内容,并就该成分标注警示语。根据1988年国务院颁布的《医疗用毒性药品管理办法》,包括砒霜、水银、生川乌、生草乌、雄黄在内的28种毒性中药品种需要特别注明。
新华网昆明9月9日电来自云南省宾川县政府新闻办的消息,9月8日晚,宾川县金牛镇一村民邀约亲戚朋友到家中煮食草乌炖猪脚,参加就餐的亲属先后出现中毒症状,并到医院就诊,经医院全力抢救,其中6人抢救无效死亡,其余21人正在救治当中。
接到“有村民食用草乌中毒”的报告后,宾川县立即启动公共突发事件应急预案,一方面全力开展医疗救治工作,另一方面对当天参加就餐的人员进行全面排查,对出现疑似中毒症状的人员及时送医院救治。同时,再次在全县范围内发出通知,要杜绝食用不明食材,防止类似中毒事件的发生。
目前,宾川县正全力开展救治工作,相关工作正有序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