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州新闻网消息(记者范振宇 陈理君 杨尹)建筑工人是城市发展的见证者,万丈高楼平地起。即使在炎炎夏日,工人们也没有休息,他们奋力地在为城市发展添砖加瓦。今天《江汉风》高温下的劳动者,记者走进工地,体验建筑工人的高温奋战。并在上午10点到11点,在无线荆州、云上荆州、新浪微博、斗鱼上进行了同步直播。
在工地上,最显而易见的就是鳞次栉比的脚手架。任何建筑物的施工,都是从外脚手架开始搭建的。
记者在工人的带领下前往脚手架平台。在主要的施工现场,记者看到了木制的预制板和部分钢筋结构的横梁立柱。
一根根钢筋暴露在骄阳的炙烤下,变得十分烫手,即使隔着手套也能感受到热度。
聂道芹,钢筋组工人,负责单体建筑的钢筋绑扎。记者在他的带领下,学习起了扎钢筋。聂道芹利用手中的工具将钢筋和横梁绑在一起,记者在观看了数遍后,决定亲手试一试。
记者手拿两根钢丝,学着聂道芹的模样开始绑扎。不过,刚开始就出了错。记者是个门外汉,只顾着绑铁丝,却忘记了将主要的横梁部分和钢筋相连接。于是,在师傅的指导下,记者重新绑扎。一个不小心,工具还掉到了木板缝隙里。
在师傅耐心的指导下,记者终于完成了绑扎。前前后后,记者花了十多分钟,而聂道芹绑扎一个只需要十秒。一根钢筋大概需要三到四个绑扎,一条横梁根据设计可能有二十到三十处绑扎。尤其是在梁柱结合区,主筋两头接口处,为了更加牢固,绑扎也会更密集。单栋建筑仅一层就要上千根这样的钢筋。
木工,在建筑物的最下层,施工区域略低于地平面,虽然这里没有阳光直射,但是密不透风的环境让人喘不过气来。地下光线昏暗,脚下全部是钢筋建材,还有高矮不一的脚手架。灰尘扑扑之中,咱们见到了木工班长杨鑫。
在狭小的空间内,工人们要将木方铺设在立柱上,木方长度约2米,全部是实木,操作起来有一定的重量。
虽然木板固定了,但是仔细观察,杨鑫的钉子不仅扎实而且美观。而记者的钉子不仅有变形,还损坏了木方。杨鑫说,这种情况是因为不熟练造成的。
杨鑫今年三十岁,在建筑工地已经工作了十多年,木工是他撑起一个家的手艺活。
两次小小的体验,让记者意识到建筑工人日常的艰辛。
北港三期还迁工程,总建筑面积大约7.67万平方米,共有十栋11层楼,包括621户住宅区和部分商业建筑区。今年3月初开工,明年五月底竣工。每天有两百多名工人奋斗在一线,九、十月份的建设高峰期,一线员工人数将达到六百人。
汗水与伤口是每个建筑工的勋章,黝黑的肤色是他们的荣耀。城市高楼林立,钢筋铁骨背后却是血肉之躯。他们是城市建设的螺丝钉,平凡却也重要,用汗水筑起城市的高度。
荆州新闻网消息(记者范振宇 陈理君 杨尹)建筑工人是城市发展的见证者,万丈高楼平地起。即使在炎炎夏日,工人们也没有休息,他们奋力地在为城市发展添砖加瓦。今天《江汉风》高温下的劳动者,记者走进工地,体验建筑工人的高温奋战。并在上午10点到11点,在无线荆州、云上荆州、新浪微博、斗鱼上进行了同步直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