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最近网上很多关于滴滴车司机的新闻中都有牵扯到一个问题“运营资质”。现在国家正在严厉打击没有合法载客的手续却在街上非法载客的车辆。比如滴滴在很多城市就根本没有运营的资质,所以我们平时坐的滴滴车其实就是违法的。
目前国家也出台了相关法规,要求网约车也需要考取“运营车辆资质”,转换为运营车辆之后车子行驶八年就要报废了。目前因为没有资质被罚的司机已经超过了千人,在政策的缩紧下,往下还会有更多的司机被处罚。有了营运资格对于我们来说在安全上有了保障。但是对于滴滴司机来说,他们却成了重重压力下的最后承受者。而在这样的情况下司机也就出现关于政策的很多问题。
一、司机接单的时候都是通过滴滴平台进行接单的,而滴滴在很多城市都没有运营资质,那为什么不直接从滴滴本身进行查处呢?比如说是在进行注册司机的时候需要同时提供车辆能够合法载客的相关资质才能注册,对不能提供的车辆也会在不日起被滴滴平台清理掉司机的资格。但是虽然有了相关政策,但是滴滴作为平台来说自身先是没有相关资质,其次有没有从平台上进行管控。很多司机连需要运营资质都不知道,以为只在上面注册一下就可以了。那么是滴滴的问题,还是司机的问题呢?
二、滴滴既然本身监管就有问题,其平台的资质也是有问题的。那么是如何立足于网约车市场?因为它允许接单,司机产生收益的同时,它又从中获利。在滴滴监督不力,自身有问题的情况下,依然在进行分成。那么因为资质问题所产生的罚款,滴滴生否也需要进行承担呢?
结语:从源头治理才是最根本的问题,仅在司机身上下手,不仅执法力度难,并且成效并不会很大。在平台就对不符合资格的车主直接卡死难道不是更利于管理么?
导语:最近网上很多关于滴滴车司机的新闻中都有牵扯到一个问题“运营资质”。现在国家正在严厉打击没有合法载客的手续却在街上非法载客的车辆。比如滴滴在很多城市就根本没有运营的资质,所以我们平时坐的滴滴车其实就是违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