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说天下社会百态

蠡口家具生死劫(下)

01“都说关了很多厂,但我们的生意还是没好起来”

黄奇最大的成就感就是在苏州相城买了套大房子。

那是2014年的事情,彼时他来到苏州已经五年了。作为一名来自四川的70后,高中学历的他和同乡去东莞打工了很多年,一直在家具行业,因为相对有文化而且吃苦,他在东莞一个知名家具企业做到了车间组长。

2008年金融危机时,做外销的工厂不景气,降薪裁员,他听说苏州这边机会多,年后就直接来到了苏州蠡口的招工市场。 经同乡引荐,他来到了做实木家具的一家工厂,工厂在北桥,老板姓吴,浙江人。黄奇选工厂很在意的一点是,老板的诚信度问题,是否会拖欠工资,因为多年的打工生涯让他很在意这一块。好在吴老板这一点很讲究,所以黄奇在他工厂一直做到现在。“我们打工的也图个安稳。遇到对的老板,我们也不愿跳槽。”靠着过硬的手艺,以及忠诚度,吴老板对他很重视,去广东看展会、招聘员工也都带着他,会开车的他有次陪吴老板招待新经销商,吴老板带着一丝醉意向经销商介绍他是厂长。那一刻,黄奇心里美滋滋的,他想在吴老板工厂干到底,也第一次动了在苏州买房安家的念头。

对于黄奇买房的念头,吴老板也很支持,首付支持了10万,当然也是有条件的,黄奇觉得很合理,老板都能这样了,自己更应该全力以赴。他把以前在服装厂做缝工的老婆也接过来,在工厂学做软包缝工,两口子在工厂一年也能拿到20万,更何况包吃包住。

有一点是黄奇没有跟老板讲的,他老婆原计划到常熟的服装厂打工,后来听说当地服装业在整顿升级,好多人都被迫改行了。

话说到了2017年,苏州乃至全国都异常关注环保问题,他的广东前同事、在四川的老乡都说当地查环保严得不得了。但黄奇不是很紧张,因为工厂在环保、安监、消防领域投入很大,吴老板想做百年基业,还要传承给儿子接班的。

但是让黄奇替老板担忧的是,主打纯正欧美风格的工厂,在辉煌了两年之后,突然这股风不太流行了,销量陡然遇冷。他们也积极转型所谓流行的小美、极简新中式,但生意依旧不好。

“都说现在查的很严,很多工厂油漆环保不过关停产了。按理说,做的人少了,我们的生意应该好起来。为什么我们感觉还是卖不动货?经销商也都说生意差。”黄奇问《雅居》。

蠡口家具生死劫(下)

这似乎是个普遍的问题,坊间传闻行业销量普遍下滑三成。有人说是因为房地产调控,有人说是消费者没钱了,有人说装饰建材行业搞一体化截流了,有人说小厂在疯狂低价抢市场赌命,有人说家具城建的太多了。

黄奇不懂营销,他只是感觉展会上经销商很理性,不轻易下手。“对于正规工厂来说,查环保是好事,优胜劣汰,真正的问题是销量。生意好了,大家自然会想办法更规范更完善,销量上不去才是大问题。”

黄奇有个疑问,那些消失的工厂到哪里去了?是不是借尸还魂了?要不然留下来的工厂为什么生意还是不好?

他强调,这不是他个人的看法,他身边不少圈内朋友都有这个疑问。

当然,他更关心的是,如果工厂也搬迁到外地了,他的房子怎么办?是租给别人还是卖掉,其实他都舍不得,但和家人分居也不是他要的,人到中年,漂泊了小二十年,他很看重家庭。

“洗牌洗牌,我们也许就是被洗掉的牌。”打麻将时,丁自强突然想到老板这段时间自嘲的话,心情一下子有点跌落,于是告别牌友回家了。

丁自强在蠡口一家做家具图册的广告公司做业务,老婆在材料城做跟单,弟弟开三轮车送家具。

一家人都围绕家具产业链讨生活。

他19岁从河南老家来到蠡口,最初在一个沙发厂做业务,后来接触到广告行业,觉得市场需求大,就在一家半大不大的广告公司做业务,因为很多老乡都在家具厂跑业务,可以介绍生意,所以就一直做下去。

他是2012年做这一行的,每年的苏州家具展之前公司都忙得昏天黑地,一连几个月都加班,时不时通宵赶图册,他不懂软件,所以只能在印刷厂跟单,帮客户确认图册颜色是否失真。旺季的时候,他每月收入都能过万,他一度把姨妹也介绍过来学平面设计,“设计师做得好一个月也能过万”,但姨妹过来后正赶上淡季,拿了好几个月基本薪资后回家相亲结婚不来了。

不过最近这几年,做图册的客户持续萎缩,要么只拍照不做图册,要么只做电子档图册,还有些客户慢慢就没有了,不做了或者搬走了。一连两届苏州家具展前夕都不怎么加班,很多客户做资料不急着赶展会,这让丁自强有些吃惊。他问了一些广告公司同行,大家反映不光图册在跌,展厅设计生意也在跌。有广告公司一条街说法的当地某商业街,很多广告公司倒闭了,或者压缩规模了。曾经动过单干念头的他,已经死心了,还是老老实实上班,做一天是一天。

丁自强老婆则是另一番情景。以前做材料跟单比较忙,但现在很多工厂都搬迁甚至跑路了,老板和业务频繁去结账或者讨债,一些烂尾帐很头疼。她的时间也空闲了一点,学着身边小姐妹倒腾一点微商。虽然微商没她想的那么好做,但她还是安慰自己,多个财路总不是坏事,补贴家用也好。

蠡口家具生死劫(下)

丁自强的弟弟小丁准备回老家相亲了。

之前哥哥说苏州这边机会多,只要肯吃苦就能出头。没有一技之长的他没有听哥哥意见做业务,而是开起了三轮车。因为他曾经在上海做过几个月的快递员,后来因为一些原因待不下去了,就来到了苏州。因为有老乡介绍,所以开起了三轮车,帮家具厂送货给物流公司。但他运气不是很好,来了不到半年,当地政府颁布了政策,2018年3月1日起对指定的区域限行货运三轮车,只能晚上送货。白天没法干,晚上加班干。一个月下来,小丁就有些吃不消。他想问哥哥借钱买个货车,哥哥回绝了,现在不能盲目投资,走一步看一步。又是几个月了。他想回家了。哥哥没有阻拦,让他回家相亲早点成家,成家后就在当地发展,找个班上,不要瞎创业。至于哥哥嫂子自己,他们也没有下定决心在苏州买房,反正路还长着呢,随大流。

“全国都在查环保,又能去哪里呢?”

已经戒酒的俞国胜现在又要喝酒了。

一是为了解忧,二是为了应酬。

前两年去医院检查身体,医生严肃地指出他的肝有点问题,尽量不要碰酒精。老婆吓坏了,严令他忌酒,甚至在酒场上带着茶杯,不给老公面子。老俞心里有数,嘴上嚷嚷,实际也不碰酒,他本来就没有酒瘾。

但是2017年年底,在相城太平镇开厂的老俞,摊上大事了。

工厂必须限期搬迁,没有通融余地。

蠡口家具生死劫(下)

他第一时间想到托关系,但是无一例外失败了。 不能不走,而且不能拖久,因为工厂一旦被限电生产就完蛋了。有些身边的案例大家心里都有数。身边几个朋友抱团去一百多公里外的宜兴,当地房东自称关系绝对摆得平。老俞也准备入伙,毕竟人多力量大,也更有筹码。

但潜规则不灵了。

没多久,事情黄掉了,一些投入打了水漂。

老实说,老俞不想搬得远,在苏州快20年了,生活圈也习惯这里了,工厂规模他也不想做大。

虽然是苏北人,他已经习惯这里的饮食。

另外还有一点,他不能喝酒。这里的酒场氛围好,不强迫,自愿为主。

两年前,一个老同学调到当地招商部门工作,特意来苏州拜访他。他很客气地招待,以及叙旧,对于返乡投资他打哈哈。

此一时彼一时,经过几天的思考,他拨通了老同学的电话。

寒暄,吃饭喝酒,唱K。开会,吃饭喝酒……

回家三天,吐了五次。

司机老林都心疼,“老板要不咱再换个地?”

能去哪里呢?天下之大,全国都在查环保,又能去哪里呢?哪里黄土不埋人,哪里黄沙不淘金。毕竟老俞下海前在体制内待过,他懂。

现在的老俞已经如期搬离。

蠡口家具生死劫(下)

但工厂没有离开苏州,在一个朋友工厂过渡,生产照旧,只是规模缩小,环境很不讲究,“偷偷摸摸生产像做贼一样”。

但不久一家工厂违规生产着火出了人命,老俞吓得两天没睡好。

偷偷生产终究只是权宜之计。

他觉得很累。

但又睡不着。

他是做床垫的,广告语是——给你五星级的睡眠。

转自:雅居传媒

内容简介

01“都说关了很多厂,但我们的生意还是没好起来”

浏览:0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