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说天下社会百态

送人清凉心中清美,那些感动过我们的瞬间

昨天,一个无人看管的冰箱感动了整个上海,其实,我们从未忘记这些让城市更美好,让生活更便利的可爱的人们。且看那些写给《夜光杯》的曾感动他们的瞬间。

送人清凉心中清美,那些感动过我们的瞬间

上海入伏后气温急剧升高,“日轮当午凝不去,万国如在洪炉中”。室外环境确是热得像座大“火炉”。酷暑难耐路人少,人们多躲在室内孵空调,但是,一些室外的劳动者却冒着炎暑在坚持工作,其中被称为“城市美容师”的环卫工人,不顾“骄阳似火空中烧”,也不顾“路面如锅地上烤”,挥汗如雨在大街上清扫垃圾。

然而,环卫工人的工作条件却是亟需改善的。他们在马路上流动清扫,每个班次的作业时间要几小时,却没有休息的地方。累了,就在路边坐一坐;渴了,就用随身带的水瓶喝几口。在这个“路面如锅地上烤”的盛暑,路边也不能坐了,所带的水也不够喝了。由于在暴晒下工作,汗流不止,整个人经常泡在汗里,一个环卫工人一天需要补充充足的水,是需要有地方补给的。让环卫工人在辛苦之余有个避暑饮水的地方,有个歇歇脚、喘喘气的地方,也就成为对这些“城市美容师”所必不可少的关怀了。

实际上,旱在2015年,上海市绿化市容行业工会就向全社会发出倡议:有条件的企(事)业单位自愿申报建设“爱心接力站”,为环卫工人遮风避日、喝水热饭提供便利。这一倡议是得到响应的。当前全市关爱环卫工人的“爱心接力站”已超过6000家,成为环卫工人喝口水、孵一会空调的“歇脚地”。在这个“歇脚地”里,有的还设有可用餐的桌椅,以及饭菜加热、暂时存放饭盒等服务,深受环卫工人欢迎。受此关爱的环卫工人表示,“有个小小的地方能让我们歇上一会,接着干活更有劲。”

不过,“歇脚地”还是太少。一万多条马路,6000家“爱民接力站”,平均两条马路才有一个可以歇脚的地方,专司某条马路清洁工作的环卫工人不可能跑到远处去“歇脚”,因此,亟需更多的企事业单位,特别是沿街的商家加入爱心接力队伍,增加接力站的密度,让所有的环卫工人都能方便地受惠。实际上,只要备几张椅子,放些热开水,就可成为一座“爱心接力站”。只要有“爱心”,做这样的“接力”也是不太难的。创建户外职工爱心接力站是上海市政府2018年实事项目之一,希望今年的这一“实事”能圆满落实。

自然,市民也可以根据各自的条件献出自己的“爱”。时下电视中的有些广告庸俗恶俗,为我所痛恶,逢到它们播出,我都是将其关闭,但有一个公益广告,却为我所爱。那是一位丈夫晚上下班回家,见面向马路的阳台上的顶灯没有关,他随手准备将其关掉,这时妻子说“别关”,他问为什么,这时,只见窗口下方的马路边上,一对中年环卫工人夫妇正就着灯光在温馨地吃带来的晚餐。这种为别人留下温暖灯光之举,是和谐美好社会最可珍贵的精神之光。

环卫清洁工人,用他们挥洒的汗水换来了我们城市的整洁干净,全社会都应礼遇关怀他们,既要尊重他们的劳动成果,不要乱丢拉圾,增加他们的负荷,同时也尽力为他们送去温暖,送去清凉。如果说送人玫瑰,手有余香,那么,送人清凉,则心中清美。(江曾培)

我一直想再找到她,说一声:“对不起,姑娘!”

讲述者:黄顺福

送人清凉心中清美,那些感动过我们的瞬间

我高度近视,离开眼镜,白天也成了黑夜。那天,朋友来玩,一屁股将我放在沙发上的眼镜坐坏了,我马上网购了一副。等待到货的几天就像被关进渣滓洞,从墙壁到窗台十二步,从窗台到墙壁十二步,数着脚步煎熬。终于到预定送货这一天,细雨朦胧,华灯初上,不见伊人。到小区门口去,那里聚集着同样等快递的一堆人,有大声咒骂的,有频频又摇头又叹气的,有策划着要投诉的。我禁不住嘀咕:“怎么一回事?怎么有这种不守信用的人?”

好不容易等来快递车,大家围上去,口水都要喷到快递员脸上了。那是一个女孩,长着一张清秀的脸,脸上挂着的不知是雨水还是泪水,嘴唇咬得紧紧的,手却一刻不闲着,把货物递到我们每个人手里。我接过货包,一滴水正滴在我手上。

事后我才知道,送货的小伙是她的爱人,出了车祸在医院开刀。她怕耽误送货,摸着陌生的路代替爱人赶来。不会骑车的她,流着泪冒着雨推着车,送了一家又一家。一个刚组建的家庭,多需要爱人待在身边,可是她硬挺着接替丈夫把工作做下去。其实,我们多等一会,又耽误得了什么事呢?可是,我和一群人却理直气壮地给了她多么残忍的一种待遇啊!

我一直想再找到她,说一声:“对不起,姑娘!”(黄顺福)

当你还在熟睡时,他们在为你的快件操劳;当你正在吃早餐时,他们早已上班

讲述者:姚胥隆

送人清凉心中清美,那些感动过我们的瞬间

白色塑钢窗的开窗拉手老化,松动,有一只把手突然断裂,急于将拉手换掉。

据说塑钢窗已淘汰,配件难觅。求助朋友网上购买,不料微信刚发出,不到十分钟就得到回复:请报购买量,把手分左右,计数不要搞错。

当天12:30报出数量,下午1点告知已网上下单。傍晚又收到他发来的“物流详情”,上面有快递公司名称,运单编号,联系电话。让我吃惊的是,下面还有具体情况:3:20卖家发货。某某已在5:45揽件。快递开始运作。这天是周四。第二天周五,我上班,收件写公司地址。我担心只有一天时间,周五收不到,周六休就有点麻烦。我的不安完全是庸人自扰。周五上午9:20收到快递公司短信通知:快件(编号)已送至。在自提柜。取件码(数字)

没想到快件能如此迅速收到。真好。难道快递公司工作不分日夜,24小时无休运作?我疑惑。我好奇。在我收到快件不久,朋友从微信中发来第二份“物流详情”,下面的过程记录是快的见证:下单当晚,11:45快件已发出。凌晨00:56快件到达上海。早晨7:08某某正在为您派件。9:21已送至。9:45已签收。期待再次为您服务。

当我打开包装,除了感叹网购万能,快递神速,留下最深刻印象的是这两份物流清单。全过程有相关人员姓名,操作时间,精确到秒。全程跟踪,一清二楚。

“物流详情”主动公布,既是快递公司科学管理的体现,也是对服务对象的高度负责。公开透明的全过程,让客户明白,放心。物流详情就是公司运作好坏的成绩单。这样有信誉的公司,生意一定会越来越好。

同事说我幸运,遇到一家好的快递公司。快件变慢件,物件破损,遗失也时有发生。但若有这样公开透明的物流详情,即能找到问题的症结,如接力赛,棒掉在谁的手里追责到人,药到病除。若不处理,这样的公司谁会再找它呢?

我很想把这个快递公司的故事写成文章与人分享。有人说缺乏新意,网购快递已老生常谈。但是,对我,一个老人来说,还是那么的新鲜,难忘。当你还在熟睡时,他们还在为你的快件操劳;当你正在吃早餐时,他们早已上班。物流详情像一段视频,让我看到相关人员的辛劳和责任心。但我更想说的是,如果各行各业(除保密需要外)都有自己的“物流详情”,能够公开透明地发布,人们所厌恶的办事拖拉,效率低下的顽症还会存在吗?可追责到人,受到服务对象的切实的监督,庸政,懒政还有藏身之地?

一件很不起眼的小东西,却是一件可以引发深思的大事。你说呢?(姚胥隆)

为每一个替上海城市发展而努力的人点一盏灯,留一扇门

讲述者:施政

送人清凉心中清美,那些感动过我们的瞬间

作为一名公交人,无论严寒酷暑,我们都穿梭在上海的马路上,因而我们每天都会看到另一群人在为这座城市每日坚守———环卫工人。

之前电视里常常放的一则为环卫工人留一盏灯的公益广告引发了我们浦东公交人的热议。因为我们是跟环卫工人最贴近的人:凌晨四五点,我们差不多同时上岗,晚上八九点的收车高峰也正好是他们的下班时间。而且无论什么样的气候、节日,轮休不脱岗,“大宝天天见”。以前公交的枢纽站点条件有限,环卫工人们算是跟我们同病相怜的兄弟,现在公交枢纽站点的条件大大改善了,几乎所有站点上的管理员遇到刮风下雨的天气都会主动让环卫工进站点休息一下,喝点茶水。

所以当前一阵在面对35年未遇的寒流时,我们就马上想到,应该开放枢纽站点,为在凄风苦雨中依然辛苦劳作的环卫工人们提供一个小憩的地方,而且站点上的热水机、微波炉等设施都是现成的,只要错开公交员工的使用高峰,完全可以利用剩余资源,向环卫工人开放。想法一经提出就完全停不下来,大家都觉得既能够很好解决热议的社会问题,又完全是利用了已有的资源,也算是一种节能减耗。

如今,设想已经变成了行动,浦东的247个公交枢纽站已经向环卫工人开放,公交是一个城市流动的家,浦东公交的“家”文化愿意为每一个替上海城市发展而努力的人点一盏灯,留一扇门。

这样的寒冬中,城市的街头还是会涌动一股股暖流,让你在街头行走时会感慨这座城市的精神:纵然是江山不夜雪千里,亦可见天地无私玉万家。(施政)

图片来自网络

内容简介

昨天,一个无人看管的冰箱感动了整个上海,其实,我们从未忘记这些让城市更美好,让生活更便利的可爱的人们。且看那些写给《夜光杯》的曾感动他们的瞬间。

浏览:0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