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说天下社会百态

年薪30万,为什么依然留不住人才

去年,某家传统媒体发布一则招聘信息,重点招聘如产品、技术、运营等高端人才,在这条信息中最吸引人眼球的应该是30K-55K的月薪。

尽管采取高薪,但是近年来传统媒体人纷纷“出走“,不少人在新媒体行业另谋高就,为什么一直以来最有效的激励员工的手段,加薪没有效了呢?

在回答这个问题前让我们先来看一张图片。

年薪30万,为什么依然留不住人才

请将图中的蜡烛点燃,然后固定在墙上,并且融化的水不能落在桌子上。

这是心理学家Karl Duncker最著名的蜡烛实验,刚开始,受试者没有人能解决这个问题,大概10分钟后,受试者中就有人把这个问题解决了。

答案如下图:

年薪30万,为什么依然留不住人才

后来,麻省理工大学教授Sam Glucksberg将这个实验做了改进。

他将受试都分为两组,他对第一组参加实验的受试者说,你们只需要专注于把问题解决了,我们主要目的是记录一下解决这个问题平均需要多长时间。

而对第二组,教授则给予外部激励,他对受试者说,假如你们解决问题的时间在前面25%,则可以得到5美金的奖励。

请大家猜猜哪一组会胜利,凭直觉相信大家会说第二组,因为有句话叫做“有钱能使鬼推磨“。

然而结果却是第一组比第二组要早3分钟解决这个问题,也就是说在这个实验里外部激励没有效了,甚至产生的负作用。

你可能会有点愤愤不平:这个实验结果有问题,难道还有人不喜欢钱?

Sam Gluksberg也和你一样觉得这个结果不可思议,于是他又重新设计了一下这个实验,将图钉从盒子里拿出来,如下图:

年薪30万,为什么依然留不住人才

这一次,“有钱能使鬼推磨“产生作用了,有外部激励一组的成绩明显好于自然状态下的一组。

你一定想问,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结果,为什么同样的激励,有时候有效而有时候又无效呢?

答案是外部环境变化了,在第一组实验中,受试者需要通过思考解决问题;而在第二组实验中,受试者只需要按照规则完成任务就好了。

看到这里,让我们再回到开头的问题,为什么高薪留不住人了?

这是因为高薪是一种外部激励,而让外部激励有效除非是员工所从事的工作是简单的,规则清晰的工作,然而这种工作一般来说都是低薪的,甚至有些将来都会被人工智能代替,例如流水线上的工人。既然高薪留不住人,为什么企业喜欢用高薪来留人呢?

这是因为高薪是最简单最直接的办法,有钱能使鬼推磨嘛。

此外,还有非常重要的一点是给员工加薪曾经有效过,而且是最好的办法。在人类进入工业社会初期,为了提高生产效率,著名的管理学大师泰勒提出让工作标准化,每人只做工序中的一个环节,例如,把纽扣的生产工序分为18道,每个人只需要重复完成其中一道就可以了。

这时,工人们的工作内容是简单的,只需要按照工作手册操作就可以了,此时正好符合第二组实验的场景,所以给工人们加薪是有效的,事实也的确是如此,富士康的老板郭台铭曾经就说过,富士康员工爱加班,是因为多挣钱,因为富士康是有加班费的。

所以惯性思维,谈到招人,企业通常想到的是高薪来留人。

然而,高薪招不来你想要的人才的。

一般来说一个人之所以能拿高薪一定是因为企业需要他解决问题是企业自身解决不了的,那么这个问题肯定没有答案,需要这个人能创造性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而这一类人外部激励对他们来说是没有效的,也就是说高薪对他们没有效,甚至会产生负作用。

高薪人才需要什么?

高薪没有效,那我们该如何招来高薪人才,心理学家们发现高薪人才更需要有自主权、掌控感以及使命感。只要你能给员工这三样东西,薪水则只是工作的副产品。

还记得蔡崇信与马云的故事吗?当年蔡崇信放弃580万的年薪跟随马云拿着月薪500元的工资。

所以,放弃用高薪吸引人才的想法吧,用内在的驱动力去激励员工吧。

内容简介

去年,某家传统媒体发布一则招聘信息,重点招聘如产品、技术、运营等高端人才,在这条信息中最吸引人眼球的应该是30K-55K的月薪。

浏览:0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