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说天下社会百态

泛美开发银行副行长:港珠澳大桥显示中拉合作深厚潜力

泛美开发银行副行长:港珠澳大桥显示中拉合作深厚潜力

泛美开发银行副行长亚历山大·达·罗萨在开幕式上发言。新华社记者 张加扬摄

新华社广州11月1日电(记者王攀 张源培 缪培源)刚刚建成通车一周多的全球最长跨海大桥——港珠澳大桥给泛美开发银行副行长亚历山大·达·罗萨留下了强烈印象。在他看来,这座“超级工程”不仅体现了中国的综合国力,更显示出中国与拉美地区合作的深厚潜力和广阔前景。

在1日于珠海召开的第十二届中国——拉美企业家高峰会上,罗萨反复提及全长55公里、连接珠海、澳门与香港的港珠澳大桥。他说:“中国为建设和拥有世界级的基础设施而感到自豪。这启发我们,必须要用长远眼光审视和解决当前问题,为下一代的发展考虑。”

罗萨曾长期从事拉美和加勒比地区的基础设施开发融资工作。在他看来,包括大桥、高铁网络在内的基础设施建设成果只是中国40年改革开放建设历史的一个缩影。40年间,以深圳、珠海等城市为代表的珠三角地区成长为“中国的硅谷”,培育了以通信设备、手机等为代表的高科技行业,为拉美乃至世界树立了“向前看”的发展范例。

泛美开发银行副行长:港珠澳大桥显示中拉合作深厚潜力

第十二届中国-拉美企业家高峰会11月1日在珠海开幕。新华社记者 张源培摄

“拉美及加勒比地区可以从中国的发展理念中受惠,我们希望和如此富有创新创业能力的地区进行交流。”罗萨说,“同时,中国和拉美及加勒比地区交往不断深入,自身也可从中受惠。我们可以在互联互通中共同寻找新的发展解决方案。”

数字科技、中小企业融资、医疗、健康、清洁能源……罗萨列举了一系列中国和拉美地区在重点新兴产业和创新创业方向的合作领域。他说,中国和拉美在这些领域都有强烈的发展需求,双方在未来几十年里有望在这些领域取得更加丰硕的合作成果。

基础设施建设和产业投资是双边合作的重要方向之一。罗萨说,拉美地区迫切需要改善自己的桥梁、公路和机场,中国的资本、知识和技术队伍都至关重要:“港珠澳大桥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集中体现了‘中国质量’。近年来,不少中国公司在拉美建造、运营大型基础设施项目。”

能够将中国和拉美地区更深刻连接在一起的,还有贸易。罗萨说,18年只是历史一瞬,但中国和拉美与加勒比地区的贸易总额在2001年还只有150亿美元,2017年已经攀升至近2600亿美元。中国是拉美最重要的贸易伙伴之一。

泛美开发银行副行长:港珠澳大桥显示中拉合作深厚潜力

第十二届中国-拉美企业家高峰会开幕式现场。新华社记者 张加扬摄

“中国向拉美地区出口的货物种类繁多,越来越多的高科技产品开始取代劳动密集型产品。拉美与加勒比地区向中国出口的则主要是农产品和矿产品等大宗商品,但随着中国中产阶级的增多及消费模式变化,拉美地区有机会向中国出口加工程度更高的商品。”罗萨说。

罗萨说,在泛美开发银行看来,促进中拉贸易更好发展,关键在于中国和更多拉美国家签订的自贸协定:“到目前为止,智利、秘鲁、哥斯达黎加等与中国签订了自贸协定的国家都从中受益,有的国家对华贸易出现了爆发式增长,互惠效果非常明显。”

中国对拉美的投资也备受期待。罗萨说,中国企业在拉美投资的重点领域正在从自然资源开发向可再生能源、电子产品、工业制成品等领域转变。2014年开始,腾讯、美图等互联网企业也成为中国赴拉美投资的新生力量,

也有越来越多的拉美企业赴中投资。罗萨介绍,巴西技术企业斯帝芬尼在中国吉林投资300万美元建厂生产:“拉美公司和创业者可以利用好中国的巨大市场。”

罗萨说,中拉要“携手共进”:“我相信拉美地区生产者已准备好向中国出口更多更高附加值的产品。更多的中国企业也可以在创业之路上成为我们的合作伙伴。”

内容简介

泛美开发银行副行长:港珠澳大桥显示中拉合作深厚潜力

浏览:0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