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前几天,我要给几位同事与公司签订的劳动合同盖章。公司规定,使用公章需要从某办公软件提交用印申请,领导逐级审批通过后方可使用。在等待领导审批的过程中,我应直系领导要求,又与一位试岗期通过的员工签订了劳动合同。
当我拿着审批通过的用印申请和几份劳动合同找到负责保管公章的负责人时,她以审批的劳动合同份数与实际盖章的份数不同为由拒绝了我。而且这位拒绝我的同事平日里和我相处融洽。
我不理解她的行为,觉得她太死板,又无奈地重新提交了用印申请,回工位开始了等待。
冷静下来后,我想到了自己曾因为盲目信任在职场吃过的亏,忽然就理解了她。
02
2014年,我初入职场。当时就职的一家公司是生产与销售饮用水的。入职半年后,公司接手了一个和茶博会合作的项目。这个项目是我策划的,所以执行也由我负责。
茶博会期间,公司水站的负责人每天会安排车辆往茶博会运输固定数量的桶装水,当天结束后,由我安排把空桶运送回水站。每一车运回水战的空桶我都反复点过好多遍。当时的我没想过煮熟的鸭子会不翼而飞,而且场地那边需要做收尾工作,我就没去水站,让站长当着我的面盘点空桶数量。
让我没想到的是,茶博会结束后,站长说空桶少了15个。当时的桶是公司独立设计制作的,一个价值50元。对初入职场,薪水微薄的我来说,750元足以让我心疼好久。
活动开始前,大家都知道水站的空桶数量和销售出的桶装水数量就一直对不上。活动结束后,站长一口咬定活动的桶少了,我也很肯定地说我拉回去的数量不会少。但我们口说无凭。
每次开会,领导提到这件事都说有我的失职,我当时觉得特别委屈。我每天去的最早,回来的最晚,为活动付出了很多,到最后还要赔钱,关键根本就不是活动导致桶少了。
那段时间,每天上班的心情如同上坟,期待又害怕知道处理结果。领导没提意见,站长提出我和他各承担一半。最后,我离开了那家公司。
现在回想起来,当时确实有自己的责任,如果我让站长写个收条,那件事情就不会发生。
03
我原本以为吃过一次亏之后,我会长记性,然而我并没有。
今年我转行过了人事。我所在的这家公司,新员工入职要签一个员工试用告知书,告知书上面有他的岗位和薪水,下面有本人签字和日期。我的上司说岗位和薪水要员工本人填写。
8月,老板亲自从北京挖来几个人,他们办入职手续时我的上司没在公司。他们填员工试用告知书之前,我问他们:你们的薪资和老板谈好了吗?他们肯定地说:谈好了。我就让他们填了。
他们办完入职手续上岗后,我发微信告知我的上司,并把员工试用告知书拍照发给她。没想到引来了一顿臭骂。
她:谁说他们的工资是这么多的?
我:他们自己说和老板谈好的。
她:他们说什么就是什么?
我:我以为这种事情没人会说谎,拆穿了多难看。
她:你以为,你以为,你以为有什么用?你有决定权吗?问我,问我,问我,能守原则不?任何人你都要问我,没有特殊情况,老板不会直接告你,除非我死了。
她的最后一句话在当时狠狠地把我伤到了,我觉得自己的尊严在那一刻荡然无存。
04
我总是会让常规思维去思考事情,觉得大家都是善良的,很少有人会做出格的事情。而且过分不相信别人有时候也挺难为情的。
现在想来,文章开头那位拒绝我的同事,她的做法才是职业的。
在职场,对工作的事情我们应该公事公办,不把人情牵扯进来。交接的工作,就要列明清单,双方签字写日期。工作的聊天记录,最好不要删除。在自己的职位还没到达一定高度的时候,严格遵守公司制度,不要想当然地去宽容。
不要害怕这样会得罪人,懂的人自然会懂。而且,我们不能为了讨好别人,而不去做正确的事情。
公司不是讲人情的地方,在职场,别轻言信任,否则你会为你的“善良”买单。
职场中,别轻言信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