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在建国之初最困难的时候能造出"两弹一星",现在富强了却造不出芯片吗?这是今年"中芯事件"之后,留给我们最深切的思考。"中国芯"怎样才能摆脱卡脖子的窘境,在核心技术层面,是拿别人的技术进行改进,还是踏踏实实走自己的路,自主创新和研发,从而打造出世界级的芯片产业集群?

在上海,一位74岁的老人带领着一家年轻企业走出自己的"逆袭之路"。它不仅是国家集成电路产业基金成立后投资的第一家公司,也是国外重点关注的一家公司。2015年,因其开发的国产等离子体刻蚀设备达到世界先进水平,美国商务部解除了这类设备持续几十年的出口管制。关于它的故事,我们不妨先从刚刚上市的苹果手机说起......
(看看新闻Knews记者:秦扬轲 编辑:周杰)
中国在建国之初最困难的时候能造出"两弹一星",现在富强了却造不出芯片吗?这是今年"中芯事件"之后,留给我们最深切的思考。"中国芯"怎样才能摆脱卡脖子的窘境,在核心技术层面,是拿别人的技术进行改进,还是踏踏实实走自己的路,自主创新和研发,从而打造出世界级的芯片产业集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