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快报讯 记者梁志钦报道 " 大地行踪——郝鹤君山水画展 "10 月 25 日在广东美术馆开幕,展出郝鹤君近 100 件作品,郝鹤君在开幕讲话中表示:" 我把这 50 张中国台湾写生全部捐给广东美术馆,这是它们最好的归属。"
这是继五年前 " 大地行踪——郝鹤君山水画展 " 在中国美术馆开展后,郝鹤君的山水作品又一次集体亮相,这一次比前者还新增了五年当中深入太行山的一批新作。
近 100 件作品满满当当地布满了广东美术馆一楼四个展厅,每一个展厅都有相应的主题,其中作为郝鹤君毕生致力创作的题材 " 巍巍太行 " 则占两个展厅,另外还有 " 万里行踪 " 和 " 宝岛台湾 " 两部分。

其中,展览展出 1997 年郝鹤君在中国台湾的写生的全部作品,共 50 张," 我把这 50 张台湾写生全部捐给广东美术馆,这是它们最好的归属。这批作品实际上是有史以来第一个画家用中国画的形式比较全面地表现台湾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
广东美术馆馆长王绍强在开幕式上说:" 郝鹤君老师是广东美术馆近三年来第三位国家捐赠奖励的艺术家。我们把这次展览列入国家收藏展的计划,文化部给予了这次展览高度的评价,也列入今年国家的收藏计划。"

" 五年来他在笔墨上的追求更纯粹 "
在当日的座谈会上,广州美术学院中国近现代美术研究所所长、中国美协理论委员会副主任梁江回忆了五年前郝鹤君在中国美术馆举办的展览,当时他正担任中国美术馆常务副馆长,当日的展览也又他任主持,在谈及郝鹤君捐赠作品时,梁江称:" 他在中国台湾 50 多天的创作,全部留给了广东美术馆,这会成为以后研究郝鹤君艺术个案中非常重要的部分,也将成为研究广州当代画坛非常重要作品。" 他认为," 郝鹤君对艺术的追求,对写生的执着,体现了岭南画派的艺术方式和艺术特征。这五年来他在笔墨上的追求更纯粹,以前他很多作品是景与物的表达,现在更多的是笔墨本身的韵味。他的笔法要比五年前生动、老辣。而且,他把颜色作为笔墨造型里的一个因素,统一考虑在里面,一开始就把颜色深暗在整个画面结构里,在中国画画家里,这种颜色处理是比较独特的。"

" 他是最适合当老师 "
著名画家陈金章则评价称:" 我很佩服他这么多年没有离开过生活,这是我们很好的榜样,不管山水画也好,什么画都好,只要离开生活,就没有创作的源泉,没有更好的感受。这很不容易,要对生活有所感受,才能画出这种画来。"
梁世雄认为:" 我觉得他的书法有很大的提高,所以我觉得这么多年他的发展还是比较全面的,他很多焦墨比较好,这一点很难得。"
作为郝鹤君的同学,广州美院原副院长潘行健感叹道:" 从郝鹤君作品,我们看到了他的艺术‘深入生活、源于生活、高于生活’。从初中开始一直到大学,一直到现在这条路,我们就这样走过来的,这条路他走得很好,我很佩服。写生过程里面,具体对象的造型和内在精神的结合,我觉得他做得比较好。"

著名画家方楚雄则评价称:" 我觉得郝鹤君画得好、身体好、人很好。还有两点:勤奋、低调,是三好老师。他能够从自然、从写生、从感受生活这里面提炼艺术,所以,我觉得他是最适合当老师。"
展览持续到 11 月 3 日。
郝鹤君山水画展开幕,陈金章评价:我很佩服他,他是我们很好的榜样